币抛密货每月场担万至,忧亿美元加X清算引售将烧钱发市
加密货币圈最近又被FTX破产案的后续发展搅得不得安宁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FTX准备大规模抛售数字资产的新闻时,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- 这个曾经的行业巨头,现在正成为拖累整个市场的"定时炸弹"。 记得前几天刷X(原Twitter)时,沉寂多日的FTX账号突然活跃起来,宣布正在将各种代币归集到BitGo托管账户。这让我立即意识到:大事不妙。果然,链上数据证实了我的猜测 - 上个月底,FTX钱包就转移了价值1.34亿美元的SOL代币,其他山寨币也在陆续归集。 仔细研究了8月23日提交的法庭文件后,我发现这次清算计划相当"温柔":Galaxy Digital获准每周最多抛售1亿美元资产,必要时可增至2亿。这种"细水长流"的做法显然是担心一次性抛售会把市场砸出个大坑。但说实话,即便分期抛售,在当前熊市环境下,30亿美元的卖压依然可能让市场喘不过气。 有意思的是,Solana创始人Anatoly Yakovenko提出的解决方案倒是挺有创意 - 直接把SOL代币分给客户。从感情上讲,我挺认同这个提议,毕竟Solana已经为FTX破产付出了惨痛代价。但理智告诉我,法院大概率不会采纳这个"加密货币式"的解决方案。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起破产案的花销。作为一个常年关注金融市场的观察者,我必须说 - 3.26亿美元的破产费用实在离谱!其中Sullivan & Cromwell律所就收取了1.1亿美元律师费,这数字足够很多初创公司运营好几年了。 记得6月份看到费用审查员的报告时,我差点惊掉下巴:平均每小时2000美元的收费标准,比2018年暴涨了53%!更讽刺的是,这些天价账单最终都要从债权人的口袋里掏。难怪债权人代表在听证会上痛斥:"这些开销每多一美元,债权人就少拿一美元!" 最近爆出的"无证律师"收取高额费用的丑闻,更是让我哭笑不得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些拿着纳税人救助金依然大发奖金的故事 -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 回过头来看,FTX破产案的涟漪效应确实远超预期。新加坡、美国等地的监管机构明显收紧了政策,传统机构投资者纷纷撤离。最让我感慨的是,在这场闹剧中真正赚得盆满钵满的,不是加密货币从业者,而是那些西装革履的律师和顾问们。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加密货币行业想要真正成熟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FTX案给我们的教训是 - 在追求创新的同时,合规和风控同样重要。否则,当泡沫破裂时,买单的永远是普通投资者。大规模资产清算即将启动
天价破产费用引发争议
行业影响深远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?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
- Web3市场观察:NFT巨鲸狂赚500万,OpenSea Pro跨链布局引关注
- BADGER:加密世界的挖矿小能手,它凭什么值得关注?
- Solana的黑历史与未来展望:2025年价格几何?
- 揭秘金融市场的双面舞者:OTC与交易所交易的生存法则
- 别做韭菜炮灰!跟着市场节奏走,暴富机会就在眼前
- Trust Wallet:重新定义加密货币钱包的未来
- 伊顿交出亮眼成绩单:订单量飙升18%,未来可期
- 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夕:市场屏息以待,美元黄金比特币上演三国杀
- MicroStrategy的比特币豪赌:一场数字黄金的财务博弈
- 深度解析Trains项目:当AI遇上区块链的暴富机遇
- Chainlink(LINK)鲸鱼大举扫货,价格暴涨背后的故事
- Web3行业寒冬中的亮光:第25期即刻链接直播活动深度观察
- 宁波这场行业盛会,将如何重塑石化产业的未来?
- Web3社交霸主之争:X和Telegram谁能笑到最后?
- 市场震荡期该如何把握交易机会?老手分享实战心得
- 比特币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:历史高点魔咒再现?
- 想让加密资产翻倍?听听老韭菜的实战经验
- MEV博弈: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的生态进化
- 闪电网络怎么了?Nostr创始人痛批六年骗局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