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潮来袭为下加密交易将成一个所I谁
最近加密圈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:Kraken、Gemini和Bullish这几家交易所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上市。作为一个见证过Coinbase当年IPO盛况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感叹市场风向真是变了。 还记得前些年美国政府对加密货币那种"要么不管、要么打压"的态度吗?就在上周,白宫突然发布了一份166页的数字资产报告,SEC主席也公开谈论"加密项目"计划。这感觉就像严冬过后突然迎来春暖花开。 说实话,这种政策转向来得正是时候。自从2021年Coinbase上市后,加密企业IPO几乎就停滞了。现在好了,监管环境逐渐明朗,私营企业终于可以重新考虑上市这条路。这不,Circle已经打响了头炮,其他几家大所也都跃跃欲试。 说到Coinbase的IPO,那场面至今记忆犹新。2021年4月,650亿美元的估值,开盘价381美元,简直就是加密行业的高光时刻。但你知道吗?当时他们96%的收入都来自交易手续费,这个模式现在看来实在太单一了。 有趣的是,Coinbase这几年悄悄完成了华丽转身。到今年第二季度,他们的订阅和服务收入已经占到44%。这就像一家餐馆,原来只卖汉堡,现在不仅卖套餐,还提供外卖服务和会员特权。 现在准备上市的这几家,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: Kraken就像个稳重的老大哥,2024年营收15亿美元,还收购了NinjaTrader。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华尔街老手,现在准备换个更大的舞台。 Bullish则是个后起之秀,交易量冲到19.5亿美元,还收购了CoinDesk。这操作就像个新锐玩家,既要抢占市场,又要掌握话语权。 Gemini相对低调,但别忘了他们发行的GUSD。就像个小而美的精品店,虽然客流不如大商场,但有自己忠实的客户群。 说到交易量,这里头可有讲究。就像菜市场里有的摊位会把同一条鱼反复称重,某些交易所也存在"往返交易"的问题。我们的研究发现,有些平台高达22%的交易量可能是刷出来的。 我见过最夸张的例子:有人在同一秒内以几乎相同的价格买卖相同数量的比特币,这不是明摆着在刷单吗?这种把戏在业内其实心照不宣,但投资者可得擦亮眼睛。 Coinbase的成功告诉我们,光靠交易手续费是走不远的。现在这些准备上市的交易所,谁能真正转型成为"加密界的支付宝",谁就能赢得市场青睐。 说真的,看着这些交易所从单纯的交易平台,慢慢变成集交易、理财、信息服务于一身的超级应用,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商业进化史。明年的IPO季,绝对值得期待。政策东风助力加密企业
Coinbase的转型启示录
三强争霸赛
交易量里的猫腻
未来会怎样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货币监管新思路:CFTC专员提出实验性监管方案
- 香港稳定币新规下,USDT和USDC的冰与火之歌
-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:从比特币30万预言到ETH能否逆袭ADA
- 特朗普打开养老钱闸门:8.7万亿美金将杀入加密货币?
- FIL币真的要起死回生了?资深投资人带你深度解析
- 揭秘彼得·蒂尔:那个在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翻云覆雨的男人
- 惊魂一夜:CPI数据引爆币圈过山车行情,这些机会你抓住了吗?
- 当数字财富汹涌而来:加密企业如何打好财务基础?
- FIL币真的要起死回生了?资深投资人带你深度解析
- 创作者经济的十字路口:隐私主权将如何重塑数字世界?
- 币市观察手记:8月13日比特币现曙光,以太坊多头气势汹汹
- 巨头们的造链运动:Stripe和Circle为何不愿搭便车?
- 2023年那些令人又爱又恨的空气币:一场疯狂的投资游戏
- 香港稳定币监管细则深度解析:17个关键问题如何落地?
- 加密世界的十字路口:原生玩家与跨界新贵的生存法则
- 以太坊要涨到2.5万美元?渣打银行这次为何如此乐观
- 币圈捷报:昨日BTC多单狂揽700点,这份盈利秘诀请收好!
- 币旺的全球合规之路:如何用牌照撬开加密世界的大门?
- 加密市场蓄势待发:三大黑马币种或将引爆新一轮行情
- 特朗普再出金融大招:你的养老金或将能买比特币了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