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比特币生0代一次有趣态的实验
最近在加密货币圈子里,BRC20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。作为一个在圈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禁感叹:比特币这个"数字黄金"的老牌选手,居然也开始玩起了代币发行的新花样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实验性标准。
从NFT到代币:比特币的新探索
说实话,一年多前当Ordinals协议刚出现时,我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。记得那天晚上,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第一个比特币NFT-那个像素化的巫师头像,心里暗自嘀咕:"比特币居然也能玩NFT了?"
Ordinals协议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给每个聪(比特币的最小单位)都打上了独特的编号,就像给它们发了身份证一样。这些编号好的聪就成了数据的载体,可以存储图片、视频,甚至小游戏。最近有人就把经典的《DOOM》游戏刻在了比特币上,这脑洞也是没谁了。
BRC20的诞生:一个开发者的奇思妙想
今年3月,一位叫domo的匿名开发者(加密货币圈总是充满神秘色彩)提出了BRC20这个标准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个提案时,我还以为是某个山寨项目。但仔细研究后发现,这真是个天才的想法。
它巧妙地利用了JSON格式的文本铭文来实现代币功能。比如说创建一个叫"ordi"的代币,最大发行量2100万枚,每次铸造上限1000枚,这些信息都被写成了一段代码刻在聪上。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?但正是这种简单造就了它的魅力。
BRC20 vs ERC20: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
经常有人问我:"BRC20是不是比特币版的ERC20啊?"说实话,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。虽然名字相似,但这俩完全不是一个玩法。
ERC20依赖的是以太坊强大的智能合约功能,而BRC20则像是一个"穷人家"的解决方案——它没有智能合约那么灵活,交易起来也麻烦得多。我亲眼见过有人为了买卖BRC20代币,要像拼图一样把交易拆分成特定的数量,那场景简直让人哭笑不得。
前景展望:实验还是未来?
说句实在话,就连domo自己都承认BRC20只是个实验。但在这个圈子里待久了,我明白一个道理:有时候最疯狂的点子反而能开花结果。记得2017年那些看似荒诞的ICO项目吗?现在很多都成了行业支柱。
目前BRC20的交易体验确实很糟糕,需要依赖第三方索引器,手续费也经常高得离谱。但看着钱包和交易所陆续开始支持它,我又觉得说不定真能折腾出点什么名堂。
Bitroo的观察
作为深耕比特币挖矿领域的Bitroo团队,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些新技术的发展。虽然BRC20还很稚嫩,但它展现出了比特币生态的无限可能。就像当年没人能预测DeFi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一样,谁知道BRC20这类实验会带来什么呢?
我们始终相信,比特币的未来不仅在于价值存储,更在于生态创新。或许有一天,当你用着顺手的BRC20代币时,会想起这个标准最初的模样——只是一个开发者在深夜写下的几行JSON代码。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今天的以太坊市场可真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,让我再次感受到了交易的美妙与残酷。当我在1730美元附近果断布局空单时,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忐忑的,毕竟市场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。但最终行情如预期般在凌晨时分跌至1680美元,稳稳拿下了50点的利润,这种"看对方向"的感觉真是太棒了!回顾这次操作,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特别值得分享:一是盘前分析的重要性,二是执行力的考验。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喊单,但真正靠谱... ...[详细]
-
11月13日一大早,港股投资者们就被一则公告打了个措手不及。BC科技集团突然宣布股票暂停交易,理由是"有待发布构成内幕交易的须予公布交易"。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OSL出售传闻。作为香港为数不多的持牌数字资产交易所,OSL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。停牌背后的秘密熟悉港股的朋友都知道,上市公司突然停牌往往意味着有大动作。BC科技旗下的OSL交易所可不是普通的玩家,它可是香港证监会认可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上一轮熊市时,整个加密货币市场还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。那时候,人们还在纠结区块链资产到底是值得长期持有的价值标的,还是应该在高点抛售的投机品。时过境迁,如今的景象已然不同——微软、谷歌这些科技巨头纷纷布局Web3产品,摩根大通、富兰克林邓普顿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在链上处理交易。但即便如此,市场寒冬依然让创业者们如履薄冰。寒冬里的生存法则说实话,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太乐观。风投机构对Web3项目的投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市场周报:Ordinals交易爆火背后,DeFi与NFT的冰火两重天
最近在加密货币圈子里,Ordinals协议的火热程度简直令人咋舌。根据Ordinals Wallet最新数据,这个基于比特币的NFT协议总交易量已经突破2700万美元大关。说实话,这个数字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狂热时期的场景,不过这次的玩法明显更加"高级"了。DeFi市场:表面平静下的暗流涌动先说说DeFi领域的情况吧。目前整个DeFi市场的总市值维持在614亿美元左右,24小时交易量46亿美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圈里关于狗狗币(DOGE)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了。作为2013年诞生的"网红币",DOGE这几年的表现确实让人又爱又恨。不少投资者都在问:这只"狗狗"真能跑到5美元吗?技术面的曙光与隐忧从技术指标来看,DOGE最近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信号。RSI指标突破50这个关键分水岭,OBV指标也在缓慢爬升,说明市场买盘在逐步增加。但说实话,跟BNB这些"优等生"比起来,DOGE的表现还是差了点意思。我特别... ...[详细]
-
最近一则重磅消息在圈内炸开了锅——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竟偷偷在特拉华州提交了以太坊现货ETF的申请文件!这消息一出来,以太坊价格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,蹭蹭往上涨,直接冲破2000美元大关,现在都到2100美元了。比特币也跟着沾光,轻松站上36000美元。市场这么兴奋,除了ETF的利好消息,我觉得还有个更关键的因素:大家普遍认为美联储这轮加息可能到顶了。说实话,我理解市场的乐观情绪。毕竟加息加了一年多,... ...[详细]
-
作者:Daniel 花 | PSE Trading资深分析师DeFi借贷的"免清算"迷思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,我见过太多打着"创新"旗号的金融把戏。最近市场上流行的"免清算"借贷协议,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那些"完美"金融产品。记得2021年牛市时,朋友们都在疯狂地用BTC抵押贷款加杠杆。那时候大家都觉得比特币只会上涨,直到连环清算把不少人从美梦中惊醒。现在这些"免清算... ...[详细]
-
那场震惊币圈的Bitfinex黑客案:谁料想嫌疑人竟是这对网红夫妻?
2016年8月的那天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当时正在咖啡厅盯着比特币行情,手机突然被各种警报信息轰炸——Bitfinex被黑了!整整12万枚比特币(后来核实为11.9万枚)不翼而飞,按当时市价算约7200万美元。整个加密货币圈瞬间炸开了锅,投资者群里一片哀嚎。交易所的滑铁卢时刻Bitfinex可不是什么无名小辈,它曾是全球交易量前三的交易所,很多大户都在上面玩杠杆。我记得当时有个朋友在里面存了200多个... ...[详细]
-
Friend.tech起死回生:2000万TVL背后的逆袭故事
这个月初还被人唱衰的Friend.tech,最近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"诈尸"大戏!就在两周前,各路分析师还信誓旦旦地宣布这个社交平台已经"凉凉",谁知道它突然上演绝地反击,总锁仓价值(TVL)在短短四天内就翻了一倍,突破2000万美元大关。你看看,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!从濒临死亡到交易量爆表的奇幻旅程记得9月初那会儿,整个加密圈都在讨论Friend.tech是不是要完蛋了。平台活动几乎陷入停滞,日交易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13年那会儿,比特币价格第一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圈内人都在疯狂讨论这个"数字黄金"。那一年,不少后来叱咤币圈的大佬们才刚刚接触到这个新玩意儿。说实话,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特别有意思,就像亲眼目睹了一场现代淘金热的开端。当时的情况特别魔幻现实。IT男们熬夜研究白皮书,金融精英们眉头紧锁地分析着K线图,而普通老百姓则一脸懵逼地看着新闻里的"虚拟货币"报道。谁能想到,就这么一个"程序员玩具",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