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故媒体从0操盘0万真诚到1的幕一位事社交手的粉丝分享
说实话,当我去年接手a16z社交媒体运营时,心里是有点发虚的。要在竞争激烈的创投圈杀出一条血路,想想都觉得压力山大。但短短一年时间,我们的社交账号就突破了10万粉丝大关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段经历真的让我学到很多。 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有一个超强的编辑团队。那些深度研究报告和投资人访谈,放在业内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容。但问题来了:谁会愿意在手机上读5000字的行业分析? 我的做法是把这些"硬货"剁碎了喂给社交平台。比如把一篇关于Web3趋势的报告,拆解成5-6个引人入胜的观点卡片。最后留个钩子:"想知道更多?点击链接查看完整报告"。这招屡试不爽,转化率经常能到15%以上。 前六个月我几乎住在社交媒体上。每条评论必回,每个@都看,有时甚至主动私信活跃用户聊天。记得有次为了回复一个技术极客的问题,我专门请教了我们的CTO。结果那位用户不仅成了忠实粉丝,还帮我们拉来了一个小圈子。 这种做法很耗时间,但值得。社交媒体的本质是"社交",而不是"媒体"。当你把用户当朋友,他们自然会把你当朋友。 现在很多账号喜欢用"你觉得呢?"来骗互动,这招早就被用户识破了。我更倾向于针对特定人群抛出有深度的问题。比如面对开发者社区,我们会问:"如果用一种编程语言形容当前的加密市场,你会选什么?为什么?" 这些问题往往能引发高质量的讨论,甚至给我们带来新的内容灵感。 起步阶段是最难的。我们充分利用了已有的邮件列表和播客听众,每次发布重要内容都会多渠道推送。这就像滚雪球,先要有足够的"初始质量",后面的增长才会越来越轻松。 最让我感动的是,有些早期粉丝真的会主动帮我们转发。有次一位大学教授把我们关于AI的报告转发到了他的学术群里,当天就带来了300多个高质量关注。 接下来我们会尝试更多"原生社交内容":直接在平台上发布完整视频,而不是甩个YouTube链接;创作更多适合碎片化阅读的长文;减少外部链接的使用频率... 有趣的是,虽然Twitter粉丝最多,但LinkedIn的互动率反而高出30%。这说明专业内容在不同平台的生命力完全不同。 社交媒体运营没有银弹,但有一点我很确定: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策略。与其追求数字游戏,不如想想怎么为用户创造真正的价值。这可能就是我们从0到10万最深的体会。内容为王,但需要"社交化"改造
与用户交朋友,而不是做广播
提问的艺术:别为了互动而互动
让种子发芽:多渠道协同的力量
未来方向:让社交回归社交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战火遇上区块链:Starknet如何在动荡中守住技术阵地
- 比特币牛市真的要来了?资深分析师给出关键信号
- 深度解读:WEC携手Web3.0社交平台开启数字社交新纪元
- 以太坊洗盘行情警示:别急着追空,这里有更好的操作思路
- 10月21日比特币以太坊市场观察:警惕诱多陷阱
- 京东基金理财体验:科技赋能背后的贴心服务
- 我们真的懂比特币吗?当市场疯狂追逐贝莱德而非区块链本身
- 7.25亿美元的空投盛宴,你真的准备好了吗?
- XRP的黎明将至?93天阴霾后的曙光期许
- Lido真的会颠覆以太坊的安全根基吗?一场被夸大的危机讨论
- Uniswap的进化之路:从默默无闻到改变游戏规则
- AAVE生态扶持计划:17个值得关注的创新项目盘点
- 加密货币市场动荡:避险情绪高涨,投资者各显神通
- Lido的战略收缩:以太坊独占还是无奈之举?
- Web3.0时代的财富新风口:Liberal Deal如何重塑数字经济格局
- 牛市真的来了吗?老韭菜的掏心窝话
- 8.25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遇阻回落 以太坊创高后跳水
- 以太坊合并一年记:当环保梦想遇上中心化现实
- Reddit突然叫停积分计划,这三支加密货币却逆势起飞!
- 3000块闯币圈:一场值得尝试的金融冒险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