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关D稳定币的深度博一于收益与弈风险
回顾2023年的DeFi世界,最让我兴奋的创新莫过于流动性质押衍生品(LSD)及其衍生应用LSDfi的蓬勃发展。作为从业多年的DeFi观察者,我见证了这些创新如何重新定义资金效率边界。今天,让我们聚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细分领域——以LSD为支撑的稳定币,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聊聊它们的机遇与挑战。 想象一下,你把ETH质押获得收益的同时,还能用质押凭证做更多事情——这就是LSD的魔力。而LSD稳定币则更进一步:你可以用LSD超额抵押生成稳定币,同时继续享受质押收益。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?但作为一个老韭菜,我得提醒你: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。 Prisma给我的印象就像Liquity的"升级豪华版"。mkUSD最大的亮点是它构建了一个收益飞轮:不仅享受质押收益,还能获得交易费、CRV、CVX和PRISMA等多重奖励。记得上次我参与测试时,发现它的ve治理模型确实别出心裁,让LST提供者有动力为mkUSD创造需求。不过说实话,120%的抵押率要求确实有点"杀鸡用牛刀"的感觉。 Raft项目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:"创新就是99%的模仿加1%的改进"。作为Liquity的分叉,R的表现中规中矩。它目前的锚定偏离让我想起了早期的DAI,团队提议的利息费用模型能否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。作为投资者,我更期待看到它能在基本模型上带来什么实质性的突破。 同样是Liquity的分叉,Gravita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完全放弃了收益分成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和几位开发者交流时,他们争论的焦点就是"要不要收过路费"。Gravita选择了更激进的用户友好路线,但0.98美元的价格波动也暴露了新项目常见的流动性困境。 eUSD的8%固定收益率确实诱人,但150%的抵押率要求也相当激进。最让我担心的是它的代币经济学——LBR代币几乎没什么实用价值,这种设计在长期发展中可能会成为绊脚石。不过听说v2版本会有改进,让我们保持关注。 在所有项目中,Ethena的创新最让我眼前一亮。它采用的对冲机制让我想起了传统金融中的套利策略,1:1的抵押比例简直是资本效率的革命。不过作为行业老人,我也深知创新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认知门槛,Ethena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教育。 经过深入研究,我认为LSD稳定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们正在重新定义"闲置资金"的概念。但作为从业者,我也要泼几盆冷水: 首先,资本效率问题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记得去年有位大户向我抱怨:"我锁了150万刀只能借出100万,这算哪门子效率?"其次,流动性碎片化正在加剧,就像当年DEX混战的重演。 不过机会也同样明显:随着ETH质押率提升,这类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可能超乎想象。特别是在通胀高企的当下,稳定收益资产永远不愁买家。 在我看来,这个赛道将呈现两极分化: 一方面,像Ethena这样的创新者可能改写游戏规则;另一方面,多数模仿者可能会陷入同质化竞争。特别要警惕的是,当Liquity v2支持LSD抵押后,很多项目的护城河将受到严峻考验。 最后给投资者的小建议:关注那些真正解决痛点、具有差异化优势的项目。记住,在DeFi世界,跟随创新者往往比追逐热点更可能获得长期回报。重新认识LSD稳定币
Prisma Finance (mkUSD)
Raft (R)
Gravita (GRAI)
Lybra (eUSD)
Ethena (USDe)
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赛道
未来展望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特朗普塞人进美联储:一场精心设计的货币政策试探
- 当行情像个过山车,你的单子被套了该怎么办?
- 当狗狗币遇上减半行情:市场狂欢还是泡沫前兆?
- 寻找下一个SOL:CoinList或将成为加密独角兽的摇篮
- 币圈猎手:精准把握暴跌良机,500点暴利轻松到手
- 比特币晚间行情深度解析:关键点位与操作策略
- 当传统黄金遇见区块链:凤凰矿业MDG如何重新定义数字财富
- 比特币再现强势上涨 华尔街正迎来历史性时刻?
- 比特币生态新战场:XRC-20代币标准之争
- 尘埃落定:Sam Altman离开OpenAI已成定局
- Web3.0市场观察:加密资产集体狂欢背后的冷思考
- 预测市场新玩法:Zeitgeist携手Moonbeam开启跨链博弈新时代
- CertiK重磅推出SkyInsights:Web3世界的安全雷达来了
- 当游戏遇上区块链:一场玩家主权的革命
- 区块链生态构建新思路:解读两点一线战略的深层逻辑
- 稳定币的稳字困局:我们能相信这个承诺吗?
- Taiko测试网空投攻略:从零开始玩转跨链交互
- 币圈投资指南:聪明人都是这样选币的
- 市场观察手记:从技术面看下一轮牛市的布局良机
- 量子趣镜:这个区块链游戏凭什么火出圈?
- 搜索
-